「參與」是一項教育任務
每個人都有很高的藝術創造力潛能,以我們提供所有可用的像是藝術、工藝和手勢等技術,可用來創造我們的景觀,公共空間和建築環境。 從鑲嵌,陶瓷,瓷釉,刮痕法,鑄石,木材,鋼材,水泥材料的可塑性,到最新穎的藝術建材,帶領很多人的參與進而創作出豐富,生動,易於理解和備受尊敬的藝術空間。環境的科技化,讓我們失去了用詩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,然後,藉由眾人的創作和建造,可讓我們從新找出所處環境的生命力和熱情。
合作建造是
開創性 創造才能的過程會透過手與材料的接觸開展出來,它可以是泥土、黏土、 繪圖筆或鏟子,也可以是工藝技術的嘗試,如:鑲嵌(馬賽克)、陶瓷,鑄造。不過,開創性也需要藉由社區或是城市規劃等引導,才能彰顯開創性的價值。
反省 創新精神可以透過藝術創作表視出來,而且可以是代表我們與他人溝通的媒介。透過自我認識可幫助我們達到與他人互相程度的理解。
互動 透過自我創作的溝通方式不需要語言,它可以跨越誤解,卸除對陌生人的恐懼。它是建立在對他人差異性的尊重。
動態 創作的形成是變動的,過程中的嘗試和犯錯是自然的,未完成或是不受歡迎的創作會持續的變動和演化。
轉化 無生命的材料將會轉化為個人生活的表達和創造性的社會行為。